当被测颗粒的某种物理性或物理行为与某直径的同质体(或其组合)相近时,就是把该体的直径(或其组合)作为被测颗粒的等效粒径(或粒度分布)。 其含义: 粒度测量实质上是通过把被测颗粒和同种材料构成的圆相而得出的; 2.不同原理的仪器选不同的物理性或物理行为作为的参考量,例如:沉降仪选用沉降速度、激光粒度仪选用散射光能分布、筛分法选用颗粒能否通过筛孔等等; 3.将待测颗粒的某种物理性或物理行为与同质体作时,有时能找到个(或组)在该性上相同的体(如库尔计数器),有时则只能找到相近的体。 由于理论上可以把"相同"作为"近似"的例,所以在定义中用"相近"词,使定义更有般性; 4.将待测颗粒的某种物理性或物理行为与同质体作时,有时能找到某个确定的直径的与之对应,有时则需组大小不同的的组合与之对应才能相近 锚点折叠粒度分布的定义 所谓粒度分布,就是粉体样品中各种大小的颗粒占颗粒总数的比例。当样品中所有颗粒的真密度相同时,颗粒的重量分布和体积分布致。在没有别说明时,仪器给出的粒度分布般重量或体积分布。 1.公式法表达粒度分布:Rosin-Rammler公式:W(x)=1-exp[-(x/De)^N] 式中,De是与x50(中位径)成正比的常数,N则决定粒度分布的范围,N越大,力度分布范围越窄,表示样品中颗粒分布的均匀性越好。 2.中位径:中位径记作x50,表示样品中小于它和大于它的颗粒各占50%可以认为x50是平均粒径的另种表示形式。在大多数情况下,x50与x(3, 4)很接近。 只有当样品的粒度分布出现严重不对称时,x50与x(3, 4)才表现出显著的不致。 3.边界粒径:边界粒径用来表示样品粒度分布的范围,由对征粒径组成,例如:(x10, x90)、(x16 x84)、(x3 x94)等等。为便于阐明其物理意义,假定粒度分布是重量分布,并且累积方向是从小到大的。 这时xy就表示粉体样品中,粒径小于xy的颗粒重量占总量的y%. 对边界粒径大体上概括了样品的粒度分布范围。以(x10, x90)为例,表示小于x10的颗粒占颗粒总数的10%,大于x90的颗粒也占颗粒总数的10%,亦即80%的颗粒分布在区间[x10, x90]内。 有的仪器用户希望用较大颗粒描述样品粒度分布的上限,实际上这是不的。 从统计理论上讲,何个样品的粒度分布范围都可能小到无限小,大到无限大,因此我们般不能用较小颗粒和较大颗粒来代表样品的下、上限,而是用对边界粒径来表示下、上限。 三.粒度分布的离散度:离散度用来描述粒度分布的相对宽度或不均匀程度,定义为:离散度=分布宽度/平均粒度 如果用x50代表平均粒径,那么就用(x90-x10)代表粒度分布范围。 作原理 量程米氏散射理论 winner 系列激光粒度分析采用量程米氏散射理论,充分考虑了分散介质和被测颗粒的折射率,结合测量装置,根据大小不同的颗粒在各角度上散射光强的变化来反演出颗粒群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规律; 2.激光粒度分析仪采用无约束拟合反演方法、频谱放大,数据处理后可以获得更加真实的分布情况,对于校、研究所等研究型客户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纳米颗粒测试采用"动态光散射",而实现此的重要件--相关器直由外垄断,Winner纳米激光粒度分析仪打破了此项的际垄断,为内了,可测试1-3500nm大小的颗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