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式物位计是电学式物位检测方法之,直接把物位变化转换成电容的变化量,然后再变换成统的标准电信号,传输给现实仪表行示、记录、报警或控制。
作原理
电容式物位计由电容式物位传感器和检测电容的线路组成。其基本作原理是电容式物位传感器把物位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然后再用测量电容量的方法求知物位数值。
电容式物位传感器是根据圆筒电容器原理行作的。其结构如同2个长度为L 、半径分别为R和r的圆筒型金属导体,中间隔以缘物质,当中间所充介质是介电常数为ε1的气体时,两圆筒的电容量为:
C1 = 2πε1L/R(㏑ R/r) (1) 如果电的分被介电常数为ε2的液体(非导电性的)浸没时,则会有电容量的增量△C 产生(因ε2>ε1),此时两间的电容量C=C1+△C。假如电被浸没长度为l,则电容增量为:
△C = 2π(ε2 - ε1)ι / (㏑ R/r) (2)
当ε2、ε1、R、r不变时,电容量增量△C与电浸没的长度l 成正比,因此测出电容增量数值便可知道液位度。
如果被测介质为导电性液体时,电要用缘物(如聚乙烯)覆盖作为中间介质,而液体和外圆筒起作为外电。假设中间介质的介电常数为ε3,电被浸没长度为l,则此时电容器所具有的电容量为:
C = 2πε3ι/ (㏑ R/r) (3)
其中:R 和r 分别为缘覆盖层外半径和内电外半径。由于ε3 为常数,所以C 与l 成正比。
上一篇 : 阻旋式料位开关的安装注意事项
下一篇 : 如何使用液位变送器